原标题:从啤酒“西北王”到“炒股王”:靠炒股续命的兰州黄河,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独立评级
一、简介
兰州黄河(000929.SZ),全称兰州黄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啤酒及啤酒原料生产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啤酒、饮料和麦芽等。
坐落于甘肃兰州的兰州黄河曾经靠着“黄河”、“青海湖”系列啤酒,风靡大西北。其在西北的市场份额曾达到30%以上,在甘肃省的市场占有率也一度达到70%以上。
(来源:网络)
头顶“啤酒西北王”的光环,兰州黄河于1999年正式登陆A股,成为国内第二家啤酒上市公司。
然而自上市之后,兰州黄河的经营便陷入困境,啤酒主业长期不振。
时光荏苒,英雄气短,兰州黄河如今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却只有它炒股时的风采了。
最近,兰州黄河还准备进军房地产行业。
今天,风云君就和大伙儿聊聊这个“被啤酒耽搁的炒股巨匠”。
二、主业长期不振
2018年,兰州黄河将近70%的收入来自啤酒销售,其次是大麦麦芽和饮料。
2014-2018年,兰州黄河的营收越来越依赖其大本营甘肃省,省内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14年的63.6%增加至2018年的71.8%。区域化经营的特点比较明显。
这里,风云君简单介绍一下啤酒。啤酒是一种比较古老的酒精饮料,世界上消耗量最大的3种饮料,第一是水,第二是茶,第三就是啤酒了。
(来源:网络)
啤酒于上世纪初传入中国,属于外来酒种,其原料主要是大米、麦芽、淀粉、酵母等。
目前世界主流啤酒分为两种,一种是艾尔啤酒,一种是拉格啤酒。
(来源:网络)
艾尔(Ale)是指上发酵啤酒,发酵时酵母是漂浮在酒液上层的;艾尔啤酒的发酵温度较高,一般在20摄氏度左右。
拉格(Lager)是指下发酵啤酒,发酵时酵母沉降到酒液底部,温度较低(10摄氏度以下)。
(来源:网络)
由于低温下酵母的活动比较可控,啤酒的品质更稳定,保质期更长,所以,拉格更适合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随着制冷设备的出现,拉格啤酒更是席卷了全球。今天,咱们喝到的啤酒,大部分都是拉格啤酒。
常见的啤酒品牌,无论国产的青岛、燕京、雪花,还是进口的喜力、百威、嘉士伯,在风格上都属于“美式工业拉格”这一类。
(来源:网络)
美式工业拉格啤酒,虽然迎合了大啤酒厂对于成本和产量的要求,但是品质和口味都有所下降。
在这一背景下,强调个性化的精酿啤酒逐渐兴起,人们开始追求品质、拒绝工业化。
(来源:网络)
回到兰州黄河上,Ta家的啤酒是典型的美式淡色拉格啤酒。
2017年,兰州黄河的京东旗舰店正式上线运营。
官方旗舰店显示,兰州黄河旗下的啤酒品牌大致有以下四种:
首先是资格较老的“黄河”系列和“青海湖”系列。
然后是“纯生”系列和“黄河王”系列。
除了啤酒之外,风云君还在兰州黄河的官网上找到了其他的产品,比如“果乐”系列和“小浪花”系列的果啤。
以及将鲜榨姜汁和啤酒结合起来的姜啤。
从2014年开始,兰州黄河的啤酒产销量一路下滑,其中销售量从2014年的2.39亿升下降至2018年的1.42亿升,同期的生产量也从2.4亿升下降至1.41亿升。
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7.96亿元下滑至2018年的5.09亿元,目前还看不出下滑趋势有停止的迹象。
除了产销量和营业收入下降之外,兰州黄河的毛利率也在下降。
兰州黄河的产品线以中低端为主,而目前中低端产品的产能是过剩的,再加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兰州黄河的毛利率也下降,自然不足为奇了。
整个啤酒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是原料提供商,中游是啤酒生产商,下游就是渠道,如经销商、商超、餐饮店等。
2018年,兰州黄河超过一半的营业成本是原材料。
三、业绩不够,炒股来凑
兰州黄河的账上长期趴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这些交易性金融资产全部为权益工具投资,也就是二级市场的股票了。
根据2018年的年报,兰州黄河持有8只A股上市公司股票,包括建发股份(600153.SH)、广汇能源(600256.SH)等。
8月9日,兰州黄河发布2019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兰州黄河的营收为2.52亿元,同比下滑10.46%,而归母净利润为2270.35万元,同比增长171.87%。
净利润的大幅度升高,与兰州黄河的证券投资收益颇丰有关:2019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回暖,兰州黄河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高达5862万元。
有意思的是,兰州黄河竟然认为如此高的炒股收益具有可持续性——真把自己当“股神”了?
风云君混迹A股百乐门,早已掌握了一个真理:但凡大言不惭说自己炒股稳赚不赔(收益具有可持续性另一种说法)的,他们都不会是百乐门的常客。来时嚣张,走时凄惶。
如果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兰州黄河净亏损1162万元。
实际上,这已不是兰州黄河第一次靠炒股来实现扭亏为盈。
2016年上半年,兰州黄河归母净利润为负的3198万元,到了2017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就变为正的708万元。
而这也是因为证券投资受益。2017年上半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558万元,占利润总额的199.15%。
风云君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2014至2018年,兰州黄河的净利润累计为1.05亿元,其中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累计为0.41亿元,占比近40%。
难怪兰州黄河被广大股民戏称为“被啤酒耽搁的炒股巨匠”。
四、“股神”也有落幕的时候
炒股的收益占比如此之大,那股市行情自然就与公司业绩密切相关了。
如果兰州黄河真是“股神”,就像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一样,那倒也没什么。可惜Ta真不是。
2016年,兰州黄河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了500万,投资净亏损1500万元,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当年净亏损2600万。
2018年则更为明显。
在股市行情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兰州黄河公允价值变动净亏损0.89亿元,直接导致全年净亏损0.66亿元。
另外,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之间不是很匹配。净利润的波动明显比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主要原因就是股票市值变动所产生的账面收益或者亏损所致。
看来,“啤酒界股神”的炒股业绩也没那么稳嘛。
一方面是主业长期萎靡,一方面又是极其不稳的炒股收益,上市近20年,兰州黄河只进行了可怜的两次现金分红——2013年分红557.30万元,2016年分红1226万元。
五、坚定不移走“炒股路线”
兰州黄河是名副其实的老股民,掐指一算,Ta炒股的历史快有10年了。
2010年,兰州黄河发布了一份《兰州黄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内控制度》报告,正式以制度化的形式,积极投身股市。
随即,兰州黄河大举建仓深发展A、中国联通、中信证券等公司股票,当年就盈利1.09亿元。
兰州黄河曾多次表示,证券投资是公司在“不影响主营业务的前提下,利用暂时闲置资金博取投资收益的一种临时经营行为,并非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可是,近十年的炒股经历,再加上炒股收益占营收的比例一点也不低,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临时经营行为”。
虽然兰州黄河在2018年炒股“翻了车”,证券投资账面上亏损了9千多万。
但Ta好不气馁,越战越勇,对后市保持乐观,表示会继续通过聘请外部专家,协助进行分析研判。
7月23日,兰州黄河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透露,子公司正在申请办理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
兰州黄河这是要把“炒股路线”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了。
六、转战房地产:工业用地变居住用地
除了炒股以外,兰州黄河开始通过盘活存量土地,进军房地产市场。
7月18日,兰州黄河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天水黄河嘉酿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水公司”)准备将老厂区闲置的工业用地,变更为居住用地,并自主进行商业化开发。
申请变更土地用途的两宗地,位于颍川新城片区,面积共65174.2平方米,约97.76亩。
根据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公布的天水市基准地价。
两宗土地所在的麦积区,一、二级住宅用价格分别为2557元/平方米、2001元/平方米。工业用地价格分别为486元/平方米、400元/平方米,差价分别为2071元/平方米、1601元/平方米。
按二级住宅用地与工业用地价差1601元/平方米估算,如果兰州黄河完成土地使用性质的变更,则可净赚1.04亿元。
要知道,兰州黄河自上市以来,净利润达到的最高峰就是2010年的1.32亿元了。
另据安居客的数据,天水市麦积区的新房价格已经逼近8000元/平方米,要是按照这个价格估算,那兰州黄河要赚大发了。
七、区域性小厂真的没得玩?
兰州黄河又是炒股,又是炒房,难道Ta很缺钱?
还真不是。
2018年兰州黄河的账上躺着5.79亿元的货币资金,同期的有息负债只有0.95亿元,而且还是短期借款。
既然有钱,为啥不踏踏实实发展啤酒主业,非要炒股炒房呢?
不是兰州黄河不愿意把钱投入主业,而是如今的区域性小酒厂,处境确实比较艰难,其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2018年,兰州黄河在扣除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之后的净利润,也不过2400万左右。
而这2400万净利润中,2200万都是利息收入。
2014至2018年,扣非净资产收益率从3.03%下降至负的0.07%,基本为零了。
当前,我国啤酒行业已处于兼并整合阶段的中后期,各企业跑马圈地基本完成,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占据第一梯队,燕京啤酒、嘉士伯等占据第二梯队。
各地中小啤酒厂商为第三梯队,如重庆啤酒、兰州黄河等。
自2014年至今,国内啤酒年产量基本不再增长。但是,第一、第二梯队企业的年产量却逐渐上升至全国年产量的80%以上。
行业内大则更大、小则更小,两级分化格局日益明显。对于区域性啤酒企业来说,其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愈来愈大。
另外,第一、第二梯队企业生产的啤酒以中高端为主,兰州黄河生产的啤酒多以中低端为主。
Euromonitor数据显示,中国中XXX啤酒占比已从2011年的38.4%提升至2017年的60.9%。
随着啤酒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低端啤酒在未来很难有立足之地。
兰州黄河也在2018年财报中提到:西北地区啤酒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
啤酒行业依赖于本地酿造和供应链能力,产品销售半径较小,一般以本地生产、本地销售为主。
梳理各大啤酒巨头发展史可知,啤酒企业的市场份额扩张一直伴随着区域性并购建厂。也就是说,啤酒大厂的全国化步伐是建立在兼并收购的基础上。
据苏赛特商业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中国啤酒市场有超过80次的收购、兼并、参股事件,原有的1000多家啤酒企业整合到了几十家。
啤酒厂家不断的跑马圈地,导致品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割据特征。
例如华润啤酒在四川、辽宁和安徽等省份的市场占有率均达到60%以上。青岛啤酒的核心市场是山东、陕西两省。百威以福建和黑龙江为主,燕京以北京、内蒙和广西为主,嘉士伯则雄踞新疆、宁夏、重庆、云南等。
根据2018年财报,兰州黄河在大本营甘肃、青海两省的啤酒市场容量萎缩了近10%。
由此可见,兰州黄河不仅走出西北地区,实施并购的可能性不大,连自己的根据地市场都有可能丢失。
八、总结
风云君认为,兰州黄河应该继续深耕本地啤酒市场,维持稳定的盈利。同时,专注于自己的主业,可以加强啤酒相关业务的口感创新和营销创新。
无论是证券,还是房地产,都是一种短期续命的策略,只能救急不能救穷,非公司长久的发展之道。
尤其是炒股,对于一家啤酒公司,风险还是太高,也不太稳定。
在全行转型调整的大背景下,兰州黄河真的需要好好想想办法了。如何觅得生存空间并寻求突围,是其必须思考的问题。
曾经的啤酒西北王,如今只能靠炒房、炒股续命,几年的功夫,兰州黄河就从辉煌走向衰落,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免责声明:
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
转载请注明:南京天鼎证券 » 兰州黄河股票,兰州黄河股票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