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可以学炒股,没有该不该一说,要看个人意愿,如果对这个行业有兴趣可以试一试,但是据我的观察,这个行业的成材率极低,没有人们传说中的“七亏二平一赚”那样高的成功率,如果以十年为一个单位来看的话,能够持续盈利的不足百分之一。这个行业极高的淘汰率需要年轻人引起重视,从事这个行业失败是大概率事件。
股市的残酷在于,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你从事一个其他有点技术含量的工作,你肯努力,十年之后大概你已在行业里小有成就,再假以时日你成为专家也不是不可能。如果你进入股市,情况完全不同了,十年二十年在市场里找不到方向的大有人在,找不对方向努力白费。
新人如果没有一个过来人带,是一定要先做韭菜的,所不同的是悟性高的人能够从失败的交易中吸取教训,悟性低的人会迷失在高吸地抛的恶性循环里不能自拔。
理解股市到底是个什么玩意,找到适合自己盈利套路才是最关键的,我见到过的最快找到方法的人花了三年的时间,这属于悟性极高的了,剩下的那几个人找到方法都花了5-10年的时间。搞明白股市的运行规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一个积累到顿悟的过程,是一朝一夕无法完成的事情,不想当韭菜直接就进入盈利的队伍,是痴心妄想。
我告诉你其实股票和偏股型基金是一码事,怎么炒股票可能只持有一只股票或者几只股票,而偏股型基金则是把钱交给基金经理,基金经理会帮你持有一个组合。不要看去年持有白酒基金的人赚了点,就认为基金风险小,一段时间的输赢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要想知道自己有没有投资的能力就需要经历一个牛熊,如果一个牛熊下来,你还是常胜将军,那才真的说明你有实力。
如果你认为持有基金风险小,你就应该和那些五年以上投资经历的老基民聊一聊,问问他们持有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不要盯着明星基金,那没有意义,就像很多人以为投资股票就是持有贵州茅台,其实这种特例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想一想上轮牛市里,什么时候设立的基金最多呢?5000点左右的时候,那时候设立的基金认购的多,因为人们看到了赚钱效应,但是结果呢?基金公司发完了基金好像就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了,2015年有多少基金亏了60%以上呢?数不胜数。
基金经理真的就比股民专业吗?想当年乐视网还没有退市,中央汇金,农行,招行,工行等等各路基金都置身其中,他们到底是专业还是业余?他们持有的到底是垃圾公司还是核心资产?
转载请注明:南京天鼎证券 » 年轻人该不该学炒股?新人就一定是“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