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三大证券交易所个体散户日均成交量仅占总体成交量的11%,其中超过1万股的大单中90%是在机构与机构投资者之间进行的。美国股市从1950年开始逐步“去散户化”,其中原因主要是机构投资者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使得美国散户愿意将资金交给机构管理,散户直接参与股市的动机减弱。“去散户化”应该是散户与机构投资者双赢的局面,是散户主动自愿投资基金、信任“专家理财”的过程。
2017年或许可以称为A股进入“机构市”新时代的开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于无声处悄悄变化,机构主导市场时代已经到来。机构投资者渐成A股市场主力军,由此带来了市场行情、投资风格的显著改变。A股市场进入“机构市”新时代的大背景,是近几年日益明显的金融全球化和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的加速。
在“机构市”的市场变局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去散户化”。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也并不意味着对散户的驱逐。机构投资者日渐壮大,为散户进行专业理财,是成熟市场的必经之路。
A股这几年的再一个变化,就是结构性行情。这个与国际市场、港股越来越一致,这也是A股不断对外开放的结果,像深港通、沪港通的开设,A股入摩,还有以后的A股入富、沪伦通如箭在弦,都倒逼A股估值、风格越来越国际化、港股化。现在,A股也开始有仙股了,中弘股份多日低于一元,大量股票总市值在10亿左右了,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在过去,A股没有低于30亿总市值的股票,光一个壳就卖30亿。但现在,壳越来越不值钱了。因此,从大趋势来看,即使想抄底,也千万不能轻易买题材垃圾股。
转载请注明:南京天鼎证券 » 欧美发达国家的股市里散户和机构的情况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