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双汇集团股票,双汇ceo

焦点资讯 天鼎牛 34浏览 0评论

近日,千亿猪肉“帝国”的权力争夺也终于落幕。

只是,万隆、万洪建、双汇可有赢家?

01

“不说话”忠告 幕后万隆何去从

LAOCAI

8月12日晚,双汇发展食品母公司万洲国际公告称:万隆辞任行政总裁,郭丽军获委任为行政总裁。万洲国际董事长助理、双汇发展副董事长、万隆次子万宏伟任万洲国际董事会副主席。

公开信息显示,郭丽军为万洲国际执行董事、万洲国际常务副总裁兼CFO,历任双汇集团财务总监、执行副总裁,而万宏伟之前很少出现在媒体视野。

这意味着昔日“太子”万洪建正式告别“接班人”。

对此,万洪建对媒体表示:“我首先要恭喜弟弟,也会给他发一个祝福信息,同时提醒他以后在这个位置上的三个注意事项:不说话!不说话!不说话!”

抛开“废长立幼”一说,此番表态显然话里有话。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万洪建都被视作公认的“万家接班人”。2018年,万洪建半年内两次升迁,3月获委任执行董事,同时获任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及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8月获任副主席,并继续担任执行董事等职。

如按照正常节奏,在万隆退休后,万洪建自然是“双汇系”新当家人。

然今年6月,一切发生了变化。

原因,正是万洪建没能学会“不说话”

6月17日,双汇发展母公司万洲国际发布罢免公告:由于万洪建近期对公司的财物作出不当的攻击行为,使公司认为他无法履行其作为董事的才能、审慎及勤勉行事的职责,决定免去其执行董事、董事会副主席、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及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以及集团副总裁的职位,即日起生效。

随后,万洪建在朋友圈说明缘由:因讨论高管任职问题与万隆发生分歧。

万洪建称,2021年6月3日在万隆办公室谈到一个高管任职问题,因提出自己个人建议与万隆意见相左,被万隆训斥。万洪建情绪激动,以拳头砸向靠墙房门,用头撞击玻璃墙柜。随后万洪建被保镖等人摁倒在地,满头血迹,万隆要求拍照取证。

虽说商场无父子,但看到儿子受伤,首先反应竟是拍照,足见父子关系已达冰点。

那么,让万氏父子反目的高管究竟是谁呢?

答案就是上文履新的行政总裁郭丽军。

8月12日,万洪建向新京报旗下贝壳财经表示:导火索源于行政总裁人选。

万洪建指出:“郭丽军的记忆力挺好,熟悉双汇的各项财务数据,可以讲是一个称职的财务总监。但在包括产、供、销、研的各个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经验。”此次行政总裁任命更多是“恩情”回报,郭丽军基本每天从早上8点陪万隆散步,开始一天完整陪伴行程,直到夜晚9点结束,在香港的日子里几乎每一天都不缺席。

郭丽军之外,万隆贴身女秘书沈瑞芳也处风暴眼。

有媒体报道,6月3日,万洪建头击玻璃之举,是被沈瑞芳呵斥并拉他出去的举动彻底激怒。

有双汇元老向媒体表示,那天谁都可以拉万洪建,唯独沈瑞芳不行。平时就觉得对方耀武扬威,那天一拉,万洪建愤怒喷薄而出。

沈瑞芳曾告诉万洪建,如想跟万隆说什么,先告诉她,由她判断要不要跟万隆讲;万洪建如想跟老爷子搞好关系,也必须通过她。

若上述表述不虚,足见万隆巨大影响力,同时也暴露了这家千亿企业的管理漏洞。抛开父子因素,一位上市公司高管,正常与董事长、CEO沟通大小事务,竟需女秘书同意。这在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语境中闻所未闻。

女秘书有此大权,结合上文的“不说话”忠告,或与万隆大家长式的管理模式不无关系。

诚然,上下一心才能产生更强“合力”,但“一言堂”管理的种种弊端更需警惕。随着万洪建退出,与万隆关系甚密的郭丽军,以及万洪建口中“与世无争”的万宏伟进入权力中心,看似退至幕后的万隆公司掌控力是增加还是削弱呢?

02

“四宗罪”背后

万洲国际经营利润降七成

LAOCAI

企业内斗没有赢家。梳理各路评论,有不少观点认为,万洪建还是太莽撞,若能克制脾气、先退一步,避免“头撞玻璃”闹剧发生,或能“躺赢”登基。

乍看有理,然梳理时间线,万洪建的突然爆发更像是临别前“挽歌”。

早在去年11月,万洪建“接班人”之位就已名存实亡。

在2020年11月一次视频会上,万洪建直言:“美式产品已被市场证实不是正确方向,可以抛开不理”“把这个新行业(中式产品)当作新生婴儿去培育,不要在这个婴儿身上压上成年人一样的重担”。

这番言论惹怒了铁腕儿万隆。万洪建对媒体透露,“去年11月会议后,他更想要罢免我,我在公司的业务操作权已被剥夺,基本上是水火不相容。”

仅因意见相左,就能将有30多年工作经验的执行董事、董事会副主席架空,可见万隆影响力、也可见管理之随意性,上述“一言堂”质疑并不突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实际上,关于美国业务,尤其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一事,万隆父子早就有过争执。

2013年,双汇宣布收购美国猪肉制品企业史密斯菲尔德,交易价达71.2亿美元,成交额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跨境并购案。

万洪建彼时直言,美国业务基本已成熟,没有太大发展空间;交易过于庞大,一旦出现问题,可能我们发源地业务也会受到严重破坏。甚至因此事,万洪建一度离开公司,直到2015年才回归。

聚焦此次反目,万洪建指出万隆“四宗罪”也多与美国业务有关:双汇国际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双汇集团的新产品发展方向的中式化;万洲国际十四五规划部分主要指标不切合实际;万洲国际经营重心不应该重美轻中。

在重美轻中上,其曝出企业外汇流出35亿美元(约合226亿元人民币),让美方轻松获利。

抛开个人感情因素,从企业业绩看,上述指摘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2021年第一季度,万洲国际猪肉业务经营利润下跌70.3%,至6200万美元。其中,中国市场经营利润下跌19.4%,美国经营利润下跌93.4%,跌幅远超中国。

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近年来,国内猪肉产业链愈发夯实,产业机构逐渐完善。在周期下行时,有着更强抗风险力、抗波动性,美国猪肉在此优势越来越小。

有媒体曝出,双汇花费数亿元打造的美式食品产线每年均亏损1到2亿元,亦是力证。

聚焦子公司双汇发展,情况也乐观不到哪去:

2020年营收738.63亿元,同比增长22.47%;净利约62.56亿元,同比增长15.04%。

然2021年上半年,营收349.10亿元,同比下降4.02%;净利润25.53亿元,同比下降17.94%。甚至连万隆最重视的现金流,也有近3成跌幅。时间线拉长,这也是双汇发展近三年来,首次出现半年报营、利增速双降情况。

双汇系“内斗”终局:可有赢家?

双汇系“内斗”终局:可有赢家?

对此,双汇发展解释称,“收入下降主要是受本期猪价、肉价下降较大的影响;而利润下降主要原因,则是由于2020年冻品盈利基数较高、本期由于中外价差收窄进口肉盈利下降、员工及市场费用的投入增加等所致。”

业绩不佳叠加管理混乱,也使企业股价跌跌不休。

事件发生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也就是6月18日,双汇发展录得5.12%大跌,当天盘中一度下挫超7%。截止2021年8月16日收盘,双汇发展股价27.92元,市值967亿元;相比2020年9月4日的63.33元高点,一年缩水6成。

万洲国际6月之后震荡较大,最低下跌至7月27日的5.91港元/股,截止8月16日收盘,股价6.73港元,市值993亿港元。

这场父子之争,投资者、企业都没受益。

2020年10月中旬,双汇发展向22家机构投资者以48.15元/股价格定增70亿元,发行股数约1.45亿股,限售期均为6个月。

22家机构中,兴证全球基金与广发基金获配数量分列第一位、第二位。兴证全球基金获配2832.81万股,约占总获配股数的20%;广发基金获配1453.79万股,约占总获配股数的10%。

半年报数据显示,前十大股东中,兴证全球基金合计持有双汇发展股票5361.75万股,相比一季度合计减少291.18万股。以减持股票均为定增获配股计,该公司此次定增约亏2373.12万元-5284.92万元。

4月19日-8月16日,双汇发展股票约在25元/股-40元/股波动,22家机构或浮亏约11亿元-33亿元。

03

四年分红197亿!

能否放权与大患预言

LAOCAI

更玩味的是,一边是70亿元定增,另一边是大手笔分红。

2021开年,双汇发展公布总计58.21亿元的2020年度分红公告。而上述定增后不久,2020年三季度,双汇发展已分红22.17亿元。

也就是说,双汇发展2020全年现金分红总额达80.36亿元,甚至超过了全年净利润。

不免疑问,双汇发展究竟是有钱还是没钱?

拉长维度,大手笔现金分红已是惯用打法:2017年-2019年,双汇发展的分红金额分别为36.3亿元、47.84亿元、33.19亿元,分别占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母公司净利润的比率为84.67%、97.4%、61.04%。

四年时间,累计分红高达197.69亿元。虽对投资者来说是分红好事,但无数案例告诉我们,频频大笔分红不利企业战略投入、不利业务完善及新品培育,长期持续或损伤企业成长性、未来竞争力,反而不利投资者。

细想最大受益者,还是大股东万隆。市场也有声音认为,双汇发展已成万隆“提款机”。

细观大笔分红的双汇,远没到无懈可击、强大到不需提升精进。

2021年7月19日,黑猫投诉编号17354094255显示:商店买了一袋双汇王中王,打开一根没注意咬了一口,发现有口感不对,有酸味,一看里面有白色脓液,酸味明显……

双汇系“内斗”终局:可有赢家?

8月14日,黑猫投诉编号17354440155显示:买了一包玉米肠吃 吃了一半感觉有异物 差点咽下去 吐出来一块发现是类似于骨头一样 之前也有认识的人吃到过异物 没想到双汇品控这么差啊 比买彩票还容易中奖吃到异物 要是咽下去都要划破嗓子

双汇系“内斗”终局:可有赢家?

……

(以上投诉均通过审核)

食安大于天。看似一个个小漏洞、小投诉,汇聚起来可能就是大波澜、大风浪。结合上述下滑业绩、管理责难,相比豪横分红,双汇还需不少基本功打磨、战略方向取舍。

2020年,虽然双汇发展营利双增,但首度没有披露年度生猪屠宰量,只披露了国产肉产量:生鲜产品国产肉产量比同期下降44.52%。而根据同时披露的万洲国际年报,2020年双汇国内生猪屠宰量为709.2万头,同比断崖式下降46.3%,降幅远超行业14.95%均值。以公司年屠宰产能2373万头计,产能利用率不足30%。

当年,双汇国内生猪采购金额265.43亿元,而国外进口肉、辅料等采购金额达160.29亿元。其中,从罗特克斯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采购金额达120.84亿元,2020年进口猪肉采购量达到70多万吨。

国内猪越杀越少,进口却越来越多,这个中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王冠能带多久?能戴多稳呢?

发问并不苛求,一众竞品正在快速崛起。

以牧原股份为例,2020年累计卖出了1811万头生猪。同时2019年开始建设屠宰厂向生猪屠宰板块延伸,2020年底已设立15家屠宰子公司,预计今年底屠宰产能将超2000万头。

内忧外患之间,万洪建的“如果再不变革,4-5年内必有大患”是否危言耸听?

于81岁的万隆而言,父子内斗没有赢家。耄耋之年“废长立幼”或有千般无奈与酸楚,卸任CEO,未尝不是个明智决定。

问题是,这位铁腕大佬是否真能完全放权?

新人新气象,抛开对错输赢、不管放与不放,千亿双汇系的前路都不乏看点。

而走向前台的郭丽军、万宏伟,如何避免“大患”成真、内振业绩、外强股价,挑战序幕刚刚拉开。

转载请注明:南京天鼎证券 » 双汇集团股票,双汇ceo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